媒体报道
您现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媒体报道
媒体报道

“常回家看看”被误读 法律不是万能的

作者:本站 来源:本站 日期:2013/7/4 23:12:15 人气:167

 华西都市报:“常回家看看”话题讨论仍然在持续发酵。一个倡导性的法条缘何引起如此大的关注?本报记者和成都老年人知心热线一起,在他们接触过上万名空巢老人中,寻找典型事例进行分析,发现其中原因不是一个“法”字,更多的是“情”字,而大多家庭成员走向诉讼或者决裂的最终原因,还是一个“钱”字。

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,其实有些家庭矛盾,导致的精神赡养缺失,并不是靠“常回家看看”这样的法条就能简单解决的。老年人知心热线的负责人冯学金说,其实除了通常情况下的亲情冷漠外,还有三种情况是比较多,也比较难解决的。

情况1:父母离异 子女只管一方

如今在老年人知心热线的档案里,还留着70多岁的吴先生的求助登记。他的问题直到现在都还没解决。他和老伴在十多年前就离异了,离异的原因是吴先生曾一度酗酒,脾气暴躁,在子女和老伴心中都留下了不好的回忆。在离异后的十多年间,吴先生的老伴重组了家庭,子女们也只看望母亲,对一直独居的吴先生却相当冷漠。吴先生如今最大心愿,就是能经常看看子女,但志愿者帮忙沟通多次,子女都没有同意。

冯学金说,其实离异后的老年人,很容易被子女所忽视,特别是在婚姻中被认为有错的一方,更容易被子女所抛弃。而这其中的问题,仅靠法律是没有办法解决的。

情况2:认为父母偏心 不赡养

程华(化名)夫妇有3个子女,大儿子和女儿都发展很好,有了稳定的工作和家庭。但小儿子因为小时候落下病根,身体一直不好,工作也不稳定。为了帮助小儿子,程华把自己的退休金拿出一部分,给小儿子结婚安家,又让小儿子夫妇到自己的房子里,一同居住。没想到这让大儿子和女儿产生了误解,认为老两口偏心,就此不愿再回家探望了。

这个矛盾梗在父母与子女中间,已经多年。程华夫妇曾经多次主动打电话给大儿子和女儿解释,但两人说,现在父母已经把房子给了弟弟,那么照顾老人的责任自然该由弟弟承担。程华夫妇生病的时候,两个子女还是会回来探望,并支付部分医疗费。但平时连电话都很少打给父母了。

情况3:父母有过 子女难解心结

而最难解决的一种情况是,有些子女怪父母在自己未成年时,疏于照顾自己,或者曾做过错事。等父母到了晚年,还是打不开心结。

冯学金接待过一个姓刘的老年人,她已经70多岁了,老伴去世十多年,唯一的女儿却很少回家探望,反而把过去家中的保姆叫“妈”。

其中的原因很纠结,原来刘女士和丈夫早年忙于工作,一直把女儿托付给保姆抚养,直到小学毕业才带回家。女儿小时候,学校开家长会,刘女士夫妇几乎没有到场过。这一直是女儿心里的一个结:“为什么我有父母,却跟没有父母一样。”

如今刘女士独居在家,前不久,她专程找到冯学金,希望能把房子和遗产,托付给老年人知心热线协会。但因为法律方面的考虑,协会没有接受。观察

法律迈出新一步配套规定社会观念也要跟上

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,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彭华民说,《老年人权益保护法》法条只是一个正面强化的倡导性法条,它表明精神赡养的问题从家庭责任上升到了社会层面。但仅靠法律或者惩罚性的措施,是不能解决这样的家庭问题的,解决的根本还在于全社会的努力,传统影响、社会引导以及配套规定。

诉讼多是财产纠纷

昨日,成都知名公益律师邢连超从法律层面,对“常回家看看”的这一法条进行了解读。在他看来,其实这几天很多纠缠于法条执行难的讨论,只是立法前期的一个广泛误读。

“这就是一个倡导性的法条,在《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》和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都有类似的条文。当然父母可以以此向法院起诉维权,但过度纠缠与此,将所有的问题,都推到法律身上,是不现实的。”邢连超说,他和其他律师都接手过很多老年人赡养纠纷的案子,但没有一例的起因是精神赡养问题。这不是因为之前没有相关立法保障,而是因为真正走向诉讼的家庭问题,最终反映出来大多都是财产纠纷。

邢连超从诉讼程序上分析了,父母不太可能在精神赡养方面起诉子女。“原因很简单,常回家看看的问题说到底是心结问题,可是就算父母有起诉的打算,往往在开庭前就解决了。”邢连超说,像这样的民事纠纷,起诉立案时有立案调解,开庭前有庭前调解,除此外还有社区调解,人民调解员帮忙,在这些调解过程中,父母和子女都要见面。在见过这么多次面后,很少有父母会仅仅因为子女没经常回家探望,还坚持起诉的。

法律解决全部问题不现实

 

中国社会福利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,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彭华民说,其实精神赡养是一个家庭责任的问题,但因为现在生活节奏的加快,导致这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。

国家从立法层面,给予正面引导,值得肯定。也有很多声音,呼吁出台细则和具体执行措施。但事实上,要想从法律层面全部解决家庭问题,是不可能的。

法律走出了新的一步,还需要传统影响、配套规定和舆论引导才能实现,这种合力不是要让子女们因为害怕违法,才“常回家看看”,而是发自内心的回家探望父母。


  • 地址:黑龙江省大庆市

  • 邮编:163000    电话:0459-5326889

  • 邮箱:1075664809@qq.com

  • Copyright(2008-2018)大庆詹彥平律师   备案许可证编号:黑ICP备17000263号